多发性骨髓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之下,物流人健康为先 [复制链接]

1#
01物流人难成“刘耕宏女孩”

几乎一夜之间,刘耕宏抖音粉丝数量就从万蹿升到万,从之前一个默默无闻怎么都红不了的“三四线艺人”华丽丽转身为“全民健身教练”。无数个隔离在家、没事瞎蹦跶的“刘耕宏女孩”,对着屏幕上这个“声线非常温柔,肌肉线条却很粗犷”的“邻家大男孩”一个劲儿犯花痴、流口水。

谁能想到这位“P图滤镜”之下看起来不过三四十岁的优雅运动男,其实还比那位历尽沧桑的郭德纲老师大一岁,今年已经是“天命之年”。即便是已经五十岁高龄,“刘老汉”这样壮硕的身材即便是放在农村老家,那也活脱脱的就是锄地拉犁的庄稼汉、好把式。

对于无数个出身农村的物流人来说,“健身”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轻奢消费”。日常忙碌从早到晚:大清早上六七点钟起来做早餐,送孩子上学;八九点钟到公司开始处理异常,中午都顾不上好好吃顿饭,随便扒拉一口外卖;下午还得安排提货送货之类的;即便是到晚上还得盯着装车发车,整个忙完之后再捋一下一天的头绪,跟大家一起稍微复盘一下,散会回到家差不多都十一二点了。

物流人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节奏,真的就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做着白吃白喝的梦,却是白手起家的命”。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物流人开始出现“亚健康”,身体某些零件就开始发出警报,提醒它的主人要及时保养了。02物流人的职业病

虽说谈不上“久病成良医”,但也可以“角色互换”一下,站在“治病救人”的角度分析一下,物流行业从业人员都容易产生哪些“职业病”或者“意外伤害”,也好提醒大家“防微杜渐”,早点发现早点防范。

按照中医“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顺序,先说说外科。医院看病的时候都遇到过那种挂外科急诊的伤者病患,对这种场景第一印象就是不忍直视的“血腥”。因为物流行业也经常出现“大货车倒车压到人”、“叉车司机不小心撞倒货架”、“货物堆码倒塌砸伤人”……等等“血淋淋”的惨痛教训。

但其实外科并非等于“外伤”,还包括很多其他种类。其中泌尿外科就是专门解决很多物流人“闻石色变”的“肾结石”,还有解决“胆结石”的肝胆外科,还有很多物流行业客服、业务员等长时间坐立导致的脊椎骨变形、腰椎突出等要去“脊柱外科”或者“关节外科”。医院看外科的基本上就是已经能够感知到疼痛,正所谓“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小毛病也要重视,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如果说外科还是看得见的,那么内科就只能靠自己感知了,毕竟哪里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现代医学的内科分得比较细。例如“消化内科”就是针对物流行业常年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外卖食品中“地沟油”等不健康材料导致的肠胃病,近年来随着大众对PM2.5“可吸入颗粒物”的认识增加,物流和仓储行业环境中悬浮颗粒物导致的“尘肺病”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呼吸内科也成了热门;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代物流人迈入“老龄化”阶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病人数逐年攀升,心血管内科就成为了必由之路;

还有很多“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大货车司机们,风湿病更是挥之不去的午夜梦魇……还是那句话“君有疾在肠胃,不治将益深”,物流人每年至少还是要做一次全面体检,以便于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到外科或者内科都还是基础性检查,如果只是结节都还是能通过药物去化解的,如果长时间放松警惕,一旦让这些“定时炸弹”在体内“大杀四方”最终导致病变成“肿瘤”,那就非常严重了。一般情况下结节是在体表,通过查体,用手摸能摸到一个包,或者说用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比如说超声或者X光,看见局部有一个和别的地方密度或者它的影像不一样的东西,简单说有一个包,就叫一个结节。而肿瘤是在机体里边发生了一个新生物,是一个病态,在这里边结节既可以是因为肿瘤出现这样的结节,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其实有的地方也可以出现结节。医院的肿瘤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肿瘤科针对性治疗的疾病一般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胆道肿瘤、肝脏介入、肝癌、妇科肿瘤、宫颈癌、畸胎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癌、葡萄胎、乳腺癌、乳腺肿瘤、腹膜肿瘤、神经转移性肿瘤、甲状腺瘤、结肠癌、体表肿瘤、腹膜后肿瘤、皮肤肿瘤、血管瘤、软组织肿瘤、眼肿瘤、造釉细胞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咽部肿瘤、泌尿系肿瘤、膀胱癌、中枢神经外胚层肿瘤、周围神经系统肿瘤、骨癌、骨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皮肤综合症、小儿肾母细胞瘤、颅底肿瘤、脑部肿瘤、肿瘤、化疗、放疗、肺淋巴管平滑肌瘤……是不是多到有点吓人?不过随着医学的进步,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医生都不会放弃治疗,千万不要被疾病吓倒,一旦自己放弃,那就只能是“君有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了。除了以上科目,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视的门类:精神科。平时就有司机路怒,快递小哥捅人,网点老板跳楼自杀等时有发生,这些多半郁结于心,也有一时冲动,精神健康长期被忽视。疫情期间可能还会更为突出,这个科目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情感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身心疾病、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躁郁症、焦虑症、恐惧症、自闭症、应激障碍、肠易激综合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精神分裂症、口吃等心身疾病。别以为这些问题都只会发生在“贫富悬殊、种族冲突”的某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好莱坞大片”中,其实身边的很多人都有轻度的精神疾病,特别是疫情之下压力陡增,很多人更是精神脆弱、容易崩溃。比如平时爱管闲事的人,突然变得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对通常有乐趣的活动以及事物都丧失兴趣和愉悦感;又或者一个原本阳光开朗的人,出现了敏感多疑的症状,总是认为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还会怀疑别人的一言一行都是针对自己,甚至认为电视上和广播里的内容都和患者有关系,有一些人感觉自己邻居、同事、甚至亲属都要害自己,恐惧不安……是不是听起来“细思极恐”?其实这些行为都和个人主观意识以及所面临的大环境出现大幅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就像前段时间A股一片“绿油油”,被套牢之后无奈割肉的“韭菜们”,哪个不是变得“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但是毕竟日子还得过,生活就是要“向前看”,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走。必要的话也可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这个也不是什么丢人的时期,用不着“讳疾忌医”。03乐观豁达,职场宽广作为一个入坑十几年的物流人,大多数同行们的酸甜苦辣都尝试过经历过,一直都仗着自己心宽体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全速前进、乘风破浪,可就在去年体检才发现身体出了状况,经过多方求医还是决定做了手术,在一段时间调养休息之后又恢复如初,现在每天早睡早起加强锻炼,热爱生活珍惜家人,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就像年近八十岁还能走上T台走秀的王德顺老爷子说过的一句话:“其实想要开始健身,什么时间都不晚”!备注:王德顺年轻时当过售票员,也当过工人,后来转行成为话剧演员。49岁时他又成了“北漂”,专门研究哑剧,在57岁时创造了“活雕塑”艺术。65岁时他学起了骑马,78岁时学骑摩托,79岁上T台走秀,80岁学打碟,85岁考过飞行员驾照,驾驶飞机完成了蓝天梦……作者简介:在电商物流等领域从业十五年,曾在德邦/传化/美团/单创等知名企业任职,对快递/快运/零担/专线/仓储/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细分市场都有涉猎,在物流行业销售/运营/规划/策略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