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家专访首个国产CART在美上市, [复制链接]

1#
北京知名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410/8833641.html
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成功的出海,更能缓解中国创新药企现在的焦虑了。2月28日,金斯瑞子公司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英文商品名:CARVYKTI?,英文通用名ciltacabtageneautoleucel,简称Cilta-cel)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在美国上市的细胞治疗产品。从最初面世开始,这款CAR-T的经历也像一个“传奇”:%的客观缓解率,与强生的创纪录合作,高瓴的多次重注……传奇生物也成为了为数不多在美上市股价保持坚挺的Biotech,至今保持着近60亿美元的估值。特别是在PD-1等国产新药出海遭遇挫折的当口,迷茫和质疑困扰着中国创新药,传奇生物的获批用近乎范例的方式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国的创新可以走出世界级的biotech。更让这个故事增添几分“传奇”的是,孵化出传奇生物的是一家生命科学CRO起家的公司,主打的产品和服务是定制化的基因合成。那么,金斯瑞是如何做到的呢?

01

造一个传奇

年6月,芝加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金斯瑞带着“传奇”做了最瞩目的主角。6月5日,在ASCO年会的最后一天压轴闭门会上,此前一直名不见经传的传奇生物在顶级肿瘤学大会上首次向全球制药界公布了自研CAR-TLCAR-B38M(西达基奥仑赛的研发代号)的早期数据。这是一个业界谁都没料到的惊艳数据。在35名复发性耐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所有患者都取得部分缓解以上的疗效深度,客观缓解率为%。在最早接受治疗的19名患者里,14名达到了严格的完全缓解(sCR),1名为部分缓解,剩下4名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最早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已经超过1年,而且达到了健康人的生活状态。据金斯瑞首席战略官朱力回忆,当时会场被惊诧和赞叹的掌声笼罩。“不可思议”,“惊人”,“中国南京跑出来一匹黑马”频频登上当天媒体的头条。几天之内,就有八家想要合作的国际大药企找到了金斯瑞。这种反差并不难理解。当时外界对金斯瑞的印象还停留在基因合成领域的CRO龙头上。年上市招股书中金斯瑞这样概括自身优势,“在全球基因合成服务市场中位居第一,领先世界市场。”事实上直到今天为止,金斯瑞已经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基因合成第一的位置,市占率约30%。谁也没想到的是,全球基因合成之王——金斯瑞能在创新药上拿出这样的“杀招”。事实上,在正式公布数据之前,金斯瑞有意保持静默达三年之久。“我们不希望团队受到外界过多的干扰,做研发最重要的是不能分心,而且金斯瑞完全有能力从内部孵化创新团队。”朱力说道。低调的处理,带来了一鸣惊人的效果。上门寻求合作的跨国药企都带着丰厚的条件。最终,金斯瑞把目光锁定在了强生。强生在血液肿瘤布局颇深,拥有三款多发性骨髓瘤的上市产品,当时在多发性骨髓瘤赛道上排名全球第二。LCAR-B38M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跟强生的优势极为互补。“他(强生)迫切希望找到一款颠覆性的产品来帮助他做到全球第一。”朱力透露。在8家国际大药企的激烈竞价中,强生首先给出了50:50的深度绑定合作开发的商务模式,这也是金斯瑞中意强生的重要考量。强生约定同金斯瑞共同开发和商业化LCAR-B38M,在大中华区以外按50/50的比例分摊利润和研发费用;在大中华区,杨森和传奇之间的比例则被定在了30/70。这点从一开始就打动了金斯瑞的领导层。金斯瑞创始人有着用生物技术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梦想。CAR-T是生物技术与癌症治疗最前沿的有效的结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奇在药物研发上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能和强生这样的非常富有经验的跨国药企一起合作往前走,我们就能在巨人的引导下,少走或不走弯路,并且在合作过程中从他们那里学习丰富的经验,这些从长远来看是我们最看重的”,朱力谈到当时的抉择。比起刷新一笔巨额交易记录,金斯瑞显然做了更长久务实的选择。强生50:50的模式早就有过成功的例子。如今强生产品矩阵中的最强重磅炸弹之一——伊布替尼,便最先是强生通过这种模式与一家biotech公司Pharmacyclics合作做成的,直到后来Pharmacyclics被艾伯维以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年伊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逼近亿美元,这对biotech来说也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范例。从正式合作开始前,金斯瑞希望复刻伊布替尼一样的成功。和强生的合作给西达基奥仑赛的研发注入了加速剂。急速获批临床后,西达基奥仑赛拿下了中、美、欧三地所有能拿的加速通道。从签约到美国首个获批上市,仅仅花了4年时间。事实证明,选择与强生合作是让西达基奥仑赛研发提速的关键一手。“在过去合作的过程中,传奇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研发生产体系和管线,未来传奇将自行研发更多的细胞治疗产品。我们也愿意利用我们的能力帮助中国现在的生物公司加速走向海外市场。”朱力表示。当然,这里仍不能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金斯瑞能够将传奇生物和CAR-T推向前台?

02

孵化传奇

走上这样的快车道,多少也出乎金斯瑞的意外。“我们刚开始也没有想到传奇能在这么短时间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朱力坦言。今年金斯瑞成立20周年,从商业和盈利模式上看,金斯瑞业务发展的基本盘一直仍在CRO服务上。而恰恰就是这样一家CRO公司,抢在一众转型的传统药企巨头前面孵化出了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公司,金斯瑞是如何做到的?金斯瑞的布局是有前瞻性的。在CRO领域,金斯瑞从自身最擅长的基因合成切入,走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之路,在蓝海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其创始团队也早就意识到赛道太窄可能带来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做老大,但也知道只守在这里不可能把公司做大”。拓宽自身优势的尝试和布局,金斯瑞从没有停下过。金斯瑞每年都将相当比例的营收投向研发创新。上半年金斯瑞研发费用达到了1.75亿美元,同比增长51.6%,这些研发主要用于支持CRO/CDMO平台的扩展和技术革新,也有一部分用于孵化面对创新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从来没有做过药,并不代表我们不想做药。”在朱力看来,金斯瑞开发创新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的创始人团队都是科学家出身,创业第一天起就怀揣开发出治愈疾病药物的梦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务实的金斯瑞选择先扎稳自己的优势。有了造血能力,CRO业务创造的现金流持续为金斯瑞的创新研发供血。朱力表示“十几年前国内对创新的认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深刻,很多企业舍不得把赚的钱放在研发上。但就算每天都能赚钱,不投入研发也永远到不了国际市场,永远只能在中国市场上打拼,而且往往在低水平打拼,我们不愿这样。”和CRO领域一样,在创新药研发上,金斯瑞也决定从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入手。年的JP摩根大会上,罹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小女孩Emily因得到CAR-T治疗而完全缓解的消息一出,便被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