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如何配型的 [复制链接]

1#
我们知道,输血需要血型相配才能进行,否则会发生严重的溶血。同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也需要进行“配型”。如果是输血,要做的是红细胞表面抗原的配型,即ABO血型配型;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说的配型是指白细胞表面抗原(HLA)配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HLA基因型,HLA的基因型千差万别,因此,HLA是人体的生物学“身份证”。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是HLA配型问题。如果干细胞供者与患者(受者)的HLA不同,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与输血的配型相比,造血干细胞移植的HLA配型要复杂得多。每个人分别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串基因(HLA单倍型)。这些基因通过排列组合,能分化出上亿种HLA分型。因此,茫茫人海寻找匹配的造血干细胞配型十分困难。总体原则是检测位点越精细、相配的数目越多,移植的成功率越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一定要“同血型”?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一定要求是“同血型配对”。因为输入到患者体内的是与之HLA配型成功供者的造血干细胞,并非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血液”,所以血型不同不影响干细胞移植的进行。但是在移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和供者的血型,给患者输注适合血型的成分血,以免溶血,确保输血安全。通常移植成功后3—5月,患者的血型会转变为供者的血型。

HLA配型在不同的供体中配型成功几率不同

亲缘供者

同胞兄弟姐妹可以达到HLA基因完全匹配(称为全相合)的几率最高,约为25%。其HLA基因一半数目匹配(称为半相合或单倍体相合)的几率达到50%。

所以,同胞兄弟姐妹有75%的几率可以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

亲缘供者中父母子女的HLA基因匹配通常为半相合,也可以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

非亲缘供者(或称无关供者)

主要来自于中华骨髓库等无关供者登记库,因其无亲缘关系,“次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往往错配,所以对HLA基因匹配的位点数目要求更高,至少8个位点相合才能移植。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HLA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远低于亲缘供者。

寻找配型遵循优中选优原则

①:首先选择HLA系统全相合的供者;

②:如果没有全相合的,就可以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寻找具有半相合的供者;

③:或者从骨髓库中寻找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匹配度比较高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者脐带血干细胞。

1、答案来了!王三斌主任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答疑活动(一)

2、白血病喜欢缠上哪些人?治愈率高吗?

3、异基因移植,健康造血干细胞是怎么从人体上取出来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